1940年8月20日夜,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发起破袭正太铁路的战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进攻战役——百团大战,正式打响。
就在八路军酝酿破袭正太铁路之时,欧洲战局急转直下,德军铁蹄踏破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投降。日本侵略者趁机在中国华北推行“囚笼政策”,企图切割封锁抗日根据地,并全面加强对华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意图迅速压服中国,国民党内部动摇妥协的危机空前严重。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决定大举破击正太铁路,打破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
8月20日当晚,八路军在瓢泼大雨中越过山谷河流,避开日军外围据点,向正太路全线发起奇袭,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日军接连受挫后展开反扑,增兵顽抗。八路军战士冲破重重火网,将胜利的旗帜插上被日军践踏了3年的娘子关,将正太路娘子关至乱柳段日军交通线完全切断。第129师提出“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打得日军各据点各自为战,陷入一片恐慌之中。9月2日,八路军总部紧急调整部署,乘胜开展正太线两侧战斗。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和晋西北主要公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攻克康家会、阳方口、平社、龙泉等敌军车站和据点,一度切断同蒲铁路北段以及忻静、太汾、汾离公路敌军交通线,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有力支援了第129师、晋察冀军区方面作战。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各地报刊纷纷传播胜利消息,祝捷电文、信件从四面八方飞到延安,飞向八路军总部,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士气。9月16日,为扩大战果,八路军总部下达第二阶段作战命令。9月22日至10月上旬,晋察冀军区猛攻涞灵地区,鏖战18天拔除敌外围据点;第129师强攻榆辽公路,一昼夜发动10次冲锋,攻克榆社县城。
面对八路军的猛烈进攻,日军不甘失败,集结重兵进行反扑,对根据地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百团大战进入第三阶段。抗日根据地军民历经3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至1941年1月24日战斗结束,收复正太路沿线所有被日军侵占的城镇。
被日军称为“挖心战”的百团大战,以140余天的破袭烈焰,将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烧成灰烬,迟滞了其南进的步伐。此战让全世界听见了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永不屈服的怒吼,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不仅如此,这场大捷还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作者:张薇 常悦,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