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8年前,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践踏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中,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军民团结抗日浴血奋战,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忘先辈遗志,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激起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决心。尽管当时的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日军拥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我军装备落后,但全党全军全民始终坚定“抗战到底、抗日必胜”的信念。无数革命先驱视死如归,顽强拼搏,英勇奋战。在艰苦的敌后抗战中,涌现出了“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抗日英雄。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我们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今天,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依然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思想保证。
发扬斗争精神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的挑衅,中国共产党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求团结。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给予坚决回击,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得到全国人民、中间势力、国民党内正义人士以及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943年春,蒋介石企图在两年内消灭共产党和革命力量,要求“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密令重兵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党中央在军事上进行必要部署,政治上采取强有力的反击措施,及时制止了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存亡为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不一味妥协让步,也不采取冒险行动,坚决维护、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存在意见分歧,需要坚决同错误的思想言论作斗争,统一思想意志行动。王明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犯下了对国民党妥协退让和放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的右倾错误,这些错误观点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为抗战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既要和平谋发展,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要同一切敌对势力作斗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撰写《论持久战》,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战争最初阶段就富有远见地指明了战争的过程和必然趋势,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抗日战争也正是沿着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预见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总体战略方向进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并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党领导的八路军先后在抗日战场上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一个又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信心,打出了士气,鼓舞了斗志,直至最终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和主心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全面发动群众
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取决于发动和依靠人民。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打一场全民抗日战争,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全力支持抗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全面依靠群众,实现发展成果共建共治共享,这是我们持续奋斗的力量源泉。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善于斗争、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战胜前行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化危机为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余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