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英文|简体|繁体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 > 文史哲教

探寻马克思的革命足迹

时间:2018-05-03 10:55:48

  “选择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辗转欧洲多国。从特里尔小城的灰白色三层小楼到巴黎街边与恩格斯首次见面的咖啡馆,从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到布鲁塞尔起草《共产党宣言》的白天鹅咖啡馆……如今重走他曾走过的路,我们仍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厚度,感受到他的精神与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

  中国人对德国小城特里尔有着特殊的感情,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就出生于此。在那栋灰白色三层小楼的马克思故居里,常常可见中国人的身影。

  马克思在德国的岁月可谓跌宕起伏。青少年时期,马克思的生活富裕无忧。他的父母均来自历史悠久的犹太拉比世家,家族族谱可以追溯到15世纪。17岁时,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后又转学至柏林大学,开始大量阅读书籍,醉心于学术研究。毕业后,24岁的马克思成了《莱茵报》主编,写了不少文章抨击时政,为贫苦大众辩护,谴责专制制度,开始有了政治活动家的风范。

  然而,因此惹怒普鲁士政府的马克思,被迫在25岁时背井离乡前往巴黎。尽管5年后在德国无产者的资助下,他曾辗转回到德国,可是仅1年后就收到了政府的驱逐令,从此与祖国永诀。但在今天的德国,仍有许多马克思留下的印迹。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很多德国大学选择以一句拉丁语作为校训不同,曾孕育过黑格尔、爱因斯坦、格林兄弟等大家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前身为柏林大学),仍选择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小节的这句话作为校训,印刻在教学主楼大厅内的墙上。

  对马克思自己而言,洪堡大学是他开启哲学之路的起点。在这里,他加入了“博士俱乐部”,跟随一群有抱负、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宗教和政治开展批判。也正是这段经历,孕育出了日后以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总部位于柏林,以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莎·卢森堡女士的名字命名。各个分支机构都从事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工作,如曾作为前德国统一社会党机关报的《新德意志报》编辑部,以及专注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狄茨出版社等。

  基金会“马克思主义200年”项目主要组织者之一弗兰克·恩斯特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白板,密密麻麻贴着各种纪念活动的安排——马克思生平图片展、《资本论》展览、马克思著作朗读研讨会、马克思著作中的女权主义会议……这些活动不仅遍布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有些还将远赴美国举行。

  恩斯特表示,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引起更多作为马克思同胞的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与思考。恩斯特说:“有些批评者认为,马克思哪里都好,只不过说的都是19世纪的事儿。实际上,读马克思著作不应该拘泥于‘他没写到什么’‘他没预测到什么’,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一天,《资本论》就有一天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感到迷茫;另一些在金融领域长期工作的人,则看到了资本发展的局限性。德国很多大学和机构找到基金会,希望能够共同举办一些讲座或研讨会,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资本论》、了解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请求多了,基金会便干脆成立了学校。令恩斯特欣喜的是,前来参加秋季学校的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无疑为他们解疑释惑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恩斯特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有机融合,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没有所谓‘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在阐释世界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时,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去解读”。

  共产主义事业的起点

  本报驻法国记者龚鸣

  1843年9月,在即将离开德国前往巴黎时,马克思曾给阿尔诺德·卢格写信说:“未来的情况也许并不十分明朗,然而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卢格是《德国年鉴》的创始人。19世纪40年代,由于普鲁士政府管制新闻自由,《德国年鉴》被查禁,卢格前往巴黎,着手出版评论性杂志《德法年鉴》,试图实现德法联合,推动社会主义运动。与此同时,马克思在德国因不堪忍受言论禁令从《莱茵报》辞职。1843年10月底,25岁的马克思应卢格之邀抵达巴黎,在塞纳河左岸开辟了新的舆论和思想阵地。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是不少知识分子的避难所和根据地,是马克思眼里的“新世界之都”。1789年大革命和1830年七月革命的回声犹在,巴黎对渴望变革的知识分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彼时社会主义思想和行动的中心,也是成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摇篮。同时,法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大量德国工人涌入巴黎。法国里尔第三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尔维·阿普里勒告诉本报记者,当时巴黎大约有4万名德国工人及手工业者,加上诗人海涅等一批活跃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德国人群体。

  阿普里勒表示,巴黎的经历对马克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与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碰撞、与底层工人的频繁来往,使马克思看到了工人阶级对于革命的重要性。英国作家戴维·麦克莱伦在《卡尔·马克思传》中写到,在巴黎接触底层工人的生活使马克思意识到了“阶级”的存在,这一发现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促使他一生都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

  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很难找到马克思的足迹,但这并不能抹去马克思主义的巴黎印记。1844年5月,马克思写作了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笔记。这些文献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巴黎手稿》为人所知。手稿探讨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以及通过共产主义支配自身命运的可能性,这些内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

  1844年8月,一场会面载入史册。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约在巴黎街边的咖啡馆见面,两位青年的一次长谈,不仅让他们成为终身挚友,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启了光辉的篇章。阿普里勒介绍说,在这次会面中,恩格斯向马克思介绍了英国工人运动等情况,使马克思相信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足以促成革命理想,从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对于这次见面,恩格斯后来写道:“我们在一切理论领域的完全一致是很明显的,我们共同的工作从此开始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工作——共产主义事业由此开始了。1845年,马克思遭驱逐,将日渐成熟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出巴黎,“共产主义的幽灵”走向欧洲更广袤的大地。

  法国哲学家、作家伊莎贝尔·加罗表示,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基础依旧立得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政治矛盾的分析仍然适用于当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资本主义本身。”加罗认为,在世界各国尝试改革的背景下,重新阅读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

  “第二故乡”的思想成熟季

  本报驻英国记者许立群强薇

  有人说,伦敦是马克思的“第二故乡”。从青壮年到老年、到病逝,马克思人生中的一大半时光是在英国度过的。客居伦敦的34年里,马克思“痛并快乐着”,在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疾病折磨的同时,完成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并成为众人追随的革命领袖和导师。

  1849年,31岁的马克思携家人来到英国。迪恩街28号是马克思在伦敦第一个真正的家。这是一栋狭小的四层楼房,距现在的“中国城”不远。楼房外墙上一块蓝色圆形标识牌提示人们,马克思曾于1851年至1856年居住于此。

  在迪恩街的5年多,是马克思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因营养不良、缺医少药,马克思的3个孩子先后夭折。痛不欲生的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深深自责:“真不该结婚生子。”他还心酸自嘲:“我猜大概没有人可以在这么缺钱的情况下,还写得出关于货币的文章吧。”

  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马克思以惊人的毅力,投身其信仰和追求的革命事业。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是令马克思最为愉悦的场所。1850年6月,马克思获得了大英博物馆的阅览证。此后的无数日子里,从早9时到晚7时,马克思都会端坐在书桌前,如饥似渴地阅读。有人统计,马克思在此阅读书籍1500多种,整理笔记100多本。

  马克思的伦敦生活,既是漫长的孤寂岁月,也是思想的成熟季节。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增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家中的安乐椅上长眠。3天后,马克思与妻子燕妮合葬于海格特公墓。1954年,在英国共产党及各国友人的捐助下,马克思墓移至公墓最醒目的位置。马克思的青铜头像坐落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深邃的双眸炯炯有神,似乎洞穿世间万象。光滑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及《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伦敦克拉肯韦尔格林大街37号,是一栋外表毫不起眼的白色二层小楼,这里是追寻马克思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的精神殿堂——马克思纪念图书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曾是英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出版社——20世纪出版社的所在地,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为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撰写的许多文章就在这里出版。1902年,列宁到达伦敦时也曾住在这里,并在这里编辑印刷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火星报》。1933年马克思逝世50周年之际,英国工党研究所发起成立了马克思纪念委员会,在这里建立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作为工人的学校和教育中心。

  图书馆馆长约翰·卡洛介绍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各界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价马克思以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价值和作用,《金融时报》还刊文建议人们从马克思著作中寻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案。

  卡洛还透露,今年5月,图书馆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国际研讨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向世人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依然葆有生机活力,依然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头活水”。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人民日报
新闻热点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文中,他首次提出并阐释“红船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
来源: 央视网 日期: 25-06-24 15:24
  近期,多地通报“蝇贪蚁腐”典型案例,触目惊心:侵占村集体租金、克扣低收入群体补贴、侵吞征地补偿款……这些伸向民生领域的“黑手”,让暖心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变味走样,群众的利益被肆意侵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有什么样的立...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5-06-24 15:22
  正值毕业季,在一片“高大上”的毕业致辞中,一位食堂阿姨的发言意外走红。   在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食堂阿姨刘晓梅作为后勤代表登上讲台致辞,“难过委屈了,别一个人扛着”“工作压力再大,也要好好吃饭”“别觉得在格子间敲键盘就比擀面杖高级”“...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2
  上午10点发出通知,当天下午3点前就要报送相关数据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如果不是官方正式通报,在强劲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当下,谁相信竟会发生这样的荒唐事?   据“清廉江苏”消息,日前,江苏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1
  发展高质量需要治理提效能、社会大稳定。伴随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社会”治理日益成为新的重要课题。阜阳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试点基础上,自去年11月起创新形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活动,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以下简称“两...
来源: 安徽理论网 日期: 22-05-25 15: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5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亲切座谈时表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汉学的国家之一,汉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因为两国文化长期交流融合,中俄友好才根深叶茂”。在...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   2021年12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97%,较上年提高0.35个...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3
  团结奋斗,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同样需要广大官兵发扬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一支军队的强大,最根本在于有强大...
来源: 解放军报 日期: 22-01-07 10:03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统筹协调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促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让我们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烧饼田’变成了连片田,泵站、水渠一应俱全,农机敞开跑,旱涝不发愁。”江西省上高县...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是14亿多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热情拥抱,有利于促进冬季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有利于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伴随着《一起向未来》的优美旋律,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经过几年努力,各项筹备...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各地法院适用民法典判决的各类“首例”案件广受关注,“八五”普法规划将“突出宣传民法典”明确为普法重点内容,一些地方建起了民法典主题公园……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年来,对经济社会正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因其绿色、低碳、可再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超10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日前,2022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记者从202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春运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同时,春运期间将举办北京冬奥会,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护平安,做好疫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激励踔厉奋发的勇毅干劲,抒发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扬新征程开拓进取的奋斗豪情。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在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体悟历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离不开良好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用好政治文化涵养功能,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继续向好,为改革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卓越人...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6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两年,河南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政策措施刹车、帮扶力量减弱。“我们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下大气力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同乡村振兴...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投资额稳步攀升,不仅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更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刻内涵。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总结中...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工业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工业文明。但也应看到,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走好新型工业化...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4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刚刚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8
  9月2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生态环境系统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逐步转向精细化。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参与的高密度监测网络项目,是精细化管理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7
  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在网络平台上点亮蜡烛,走进烈士纪念馆重温英烈事迹……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致敬先烈、追思英雄,在缅怀先烈中赓续红色基因,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精神的光芒,总能穿越时...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6
  资金导流,不仅为发展“输血”,也能更好培育“造血”能力   青海丰美的水草和洁净的空气,养育了高品质的牛羊。然而,地理位置限制、运输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牧业发展。同时,农牧业投入周期长、回报慢,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融资贵、贷款难等...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5
  习 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9日 第 04 版)   提及中国女排,很多人会不禁想起“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这句口号。人们始终喜爱女排、关注女排。曾经,万人空巷看女排;而今,“女排精神”继续激励着人们。   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11 1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08 15:20
点击更多...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