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抓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后续工作,查摆问题要真,整改措施要实,确保取得实效。要及时总结学习教育成效和经验,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到关键时候,必须坚决摒弃“松松劲、歇歇脚”的思想,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后续工作,防止虎头蛇尾、流于形式,确保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提升学的质量,是做好学习教育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教育的基础在学,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筑牢“学”这个基础,坚决摈弃“差不多就行了”这样错误的过关心态。认真叩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对标、时常对照,有没有把握和贯彻好“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是不是逐字逐句、逐篇逐章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能不能逐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就是要持续强化政治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淬炼行动自觉,在学深悟透中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涤荡思想之尘,校正行为偏差,锤炼坚强党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融入血脉,让学习成色更足、质量更好。
加大查的力度,是做好学习教育后续工作的关键和重点。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查摆问题也不例外。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起步的。为什么党中央要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长的温床。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查摆问题时破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定势,注重结合工作职责和个人的工作生活实际精准深入检视问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更要走在前、做表率,面对问题不敷衍、不遮掩、不回避,切实做到真查问题,查真问题。通过列出问题清单、自我检查、听取意见、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等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纠正那些因“居功自傲”找不到问题、因“讳疾忌医”不愿找问题、习惯于“蜻蜓点水”而找不准问题、习惯于“躲猫猫”而回避自身问题的工作陋习。用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把问题的性质、危害、原因、教训、代价等剖深析透,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推动以案促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深化改的成效,是做好学习教育后续工作的根本和目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问题整改彻不彻底、建章立制到不到位、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集中整治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各级党组织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充分进行分析研判,制定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采取台账式管理,逐项整改落实,实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对能当下改的马上就改、改出成效,不让问题“过夜”。对群众反映强烈、一时难以解决的,细化阶段性整改目标,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不放、持续整改,确保以看得见的变化、见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运用好经验、好做法,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做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唯有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要义,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与时俱进纠治“四风”,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作者:杨震,单位: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