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各地区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开门搞教育,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向善的良好局面。
坚持人民至上是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必然要求。“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努力做到老百姓所盼的,就是自己工作所干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开门搞教育”,积极到群众中去,多坐一坐农家凳,多听一听群众呼声,敢于将问题晒在阳光下,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多下真功夫、细功夫、苦功夫,把民生之事牢记在心头、把群众诉求化解在源头、让群众的日子更有奔头,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上率下是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能不能担当起来,关键在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没抓住。各级党组织都应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主动担当作为。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更应从“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的高度强化责任担当,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从一餐饭、一杯酒做起,带头遵守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从近期中央通报的多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侥幸心理作祟,表面看是没有管住嘴,根子上是没能守住心,本质上还是思想根源出了问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自觉引以为戒,从思想上破除“看客心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得起监督、成得了标杆,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作风建设新成效。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有效途径。“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比如,一些公园、广场、车站码头、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将廉洁元素融入群众生活场景;一些地方也探索使用“非遗”赋能廉洁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这些“廉+”模式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清廉粽、廉洁月饼也正在引领新时代廉洁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蕴含着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核和要求,如,《尚书》中的“简廉”之德,《礼记》中的“廉以立志”,明代《从政录》中的:“见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等等,这些都是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至今对党员干部仍有现实的警醒作用。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促进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自觉用廉洁文化正心明德,坚决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没有暂停键、更没有休止符,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久久为功、化风成俗。应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把优良传统带进新征程,将优良党风弘扬在新时代,持续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好向善。
(作者: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