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发布| 省政府网双微| 中安在线双微

中安在线首页|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英文|简体|繁体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 > 重要论述

如何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

时间:2025-07-11 10:10:14

  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招制胜,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汇集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整治。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供需不匹配、不平衡是导致“内卷式”竞争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整治“内卷式”竞争必须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协调配合,既要做大市场空间,也要提高供给质量。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国内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要加快补上消费不足的短板,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体系和效率明显提升,以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不断升级的需求。海外市场蕴含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企业“走出去”保障机制,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外贸新空间。

  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内卷式”竞争是市场失灵现象的体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根本上要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立算大账、全国一盘棋理念,实施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实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着力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将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从拼政策优惠转变到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来,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形成规范招商、良性招商新模式。各地要立足自身条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内卷式”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是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活力和作用的内在要求。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管和质量标准,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严厉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互黑互踩等市场乱象,加强对平台“内卷式”竞争的治理,规范竞争秩序。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组织体系,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市场良性竞争的重要途径。要完善市场出清机制,坚持依靠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纵向整合与横向兼并,提高有关产业集中度,推动市场有效出清。

  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行业和企业反“内卷”的自觉性。行业自律是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要从强化行业自律做起,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合法、公平、诚信、正当、有序的行业竞争,完善传统产业行业协会职能,补上新兴业态行业组织空位,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广泛共识,遏制恶性竞争。强化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增强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自觉性,推动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关系。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企业打开市场空间、防止低水平同质竞争的根本出路。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广大企业积极顺应市场变化,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开辟新赛道、拓展新市场。(求是网评论员)

  (编辑:郭斐然 李民圣)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求是网  编辑: 沙庆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