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多个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传递出的积极信号,以及未来的走势?中央主要媒体及知名微信公号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首先,中美新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缓解了双方的贸易战紧张,再次燃起了两国公众及国际社会对中美最终达成协议的希望。
环球时报13日发表社评《为了中美和世界,一步步结束贸易战》中指出,中美贸易战打了快20个月了,这是去年初时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规律,即使作为推动谈判的最激进的手段,这场贸易战的意义也已经耗尽了,再接着打下去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上都难以解释。
据环球时报了解,特朗普总统星期五会见刘鹤副总理时说,对美墨加达成贸易协定,市场没什么反应,但是美中谈判一有积极进展,股市立刻上涨,市场反响强烈,这一次又是这样。
的确,中美经贸关系牵动全球,缓解两国贸易冲突,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繁荣与和平。此次双方就这些利益关系谈到了一起,非常难得。
人民日报钟声当日也发表文章《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文章说,透过10月10日至1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能够感触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之脉。积极向好的信息说明,中美双方共识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愿更突出。
总台13日刊播国际锐评《合作是中美双方最好的选择》。锐评指出,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传递出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让人们对中美达成一份互利双赢的最终协议,有了期待的理由。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做好磋商“加减法”,是中美双方真正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为中美寻求达成最终经贸协议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
新华社同日发表评论员文章《相向而行才能解决好中美经贸问题》。文章说,结果符合各方期待,朝着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方向迈出一步,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那么,这一轮磋商的积极信号或者说看点究竟在哪些地方?
知名微信公号陶然笔记《新一轮磋商盘点 这些内容要留意》中梳理了五大看点:
关于特朗普表态,关于农产品采购,关于汇率,关于金融服务,关于其他议题等。
简单列举一下:
特朗普的表态里有几个提法都是首次,在中美双方前几轮关税加征并未取消的情况下,中美间以“求同存异”的思路来处理分歧,使本轮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农产品采购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磋商结束后对媒体表示,中国将购买价值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这不是个小数字,很多人看到消息,认为让步太大。从磋商角度看,我们早就说过,因为中美在农产品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采购美国农产品是中国特有的谈判筹码。更何况,采购量上去了,是不是意味着跟美国农民利益联系更紧密呢?紧密意味着双赢,脱钩必然是双输。需求互补、利益重叠,互相依赖但又互相制约,这就是中美间农产品往来的逻辑。
汇率问题上,中美间在汇率问题上本无特别尖锐的矛盾,近期“汇率操纵”成为热点,主要还是“汇率操纵”这个话题被操纵了。最新情况看,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本轮磋商期间表示,考虑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
因此,如果中美双方能朝着正确方向走下去,那么在第一阶段成果中达成平等的货币协议,并不让人意外。
“金融服务”这一条,是首次出现在磋商结束后发布的消息稿中。中国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相关需求正在增长,而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方面,美国相对中国的优势是明显的,在这方面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其他议题,这里要说说“争端解决”。
相信大家一直比较关注,美方在经贸摩擦中对中方的一大诉求是确立协议的实施机制或者说执行机制。
以陶然笔记了解的情况看,在这个问题上,中方始终未曾松口。
协议应当平等互利,单方面的执行机制如何能够接受?这次措辞转变为“争端解决”,这个变化很有意思,反映出一种实质性的思路转变。
不认同不平等,但不回避有争端。既然有争端,建立一个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你对我有异议,我对你有看法,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机制去处理。如果能有效管控分歧,这不失为一种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
“陶然笔记”在文章最后还透露了个小细节;这一轮磋商中,10日午餐是美方叫的汉堡外卖。据说,刘鹤副总理选的还是牛肉汉堡。莱特希泽说,上次磋商时就是买的这家的汉堡,这次特意选了同一家店。刘鹤副总理说,这一次的味道比上次更好。
最后,未来究竟怎么走?
三个关键词:求同存异,合作,相向而行。
本轮磋商中,双方的合作意愿有提升,求同存异的思路得到充分体现,正逐渐转向正确的轨道。
微信公号隆东腔发文《朝着正确方向,往前走就是了》。
用特朗普总统的话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谈判像美中贸易谈判一样(艰难)”。
这时候,光有耐性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
条条大路通罗马。双方都有向前推进的意愿,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呗。
求同存异,是个务实的好办法。
人民日报钟声文章也指出,中美经贸问题,是几十年发展中随着时间、空间变迁而积聚起来的,责任不能简单化地归结于中方,解决起来也不可能通过“强拧方式”一蹴而就。认清这个现实,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要知道,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现在,中美双方同意分阶段一步一步走,这是求同存异,以务实理性态度采取建设性行动的体现。
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中美双方理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当此之时,人们尤其感受到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的重要意义。“双方同意,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两国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一诺千金,中美双方理当坚持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断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祉。
最后,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怀抱理性,处变不惊。
这几年,国际大事在很多国际问题观察者们一个个错误的预测中不断逆袭,导致白天鹅、灰天鹅都变成了黑天鹅,说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真的已经变了,历史巨变并不只是写在教科书上。
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同理。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中美经贸关系不可能是静止的,摩擦也好,磋商也罢,需要时刻用“变”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隆东腔”一文中分析认为,现阶段虽然坚冰没有完全打破,前车之鉴也不少,但是,不必因此忐忑不安,正相反,我们可以为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投上一票。
两国经贸关系现在面临的课题不是要回到从前的任何状态,而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蹚出一条新路,开辟未来。
一年多来的经贸摩擦充分证明,中美的实力对比,决定了没有任何一方具有“碾压”另一方的能力。“贸易战没有赢家”的道理越来越深入人心,合作共赢的因素正在不断汇聚,且越聚越强。有了这种长远的视角,就会心中有数,比较容易保持一颗平常心,怀抱理性,处变不惊。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文中,他首次提出并阐释“红船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
来源:
央视网
日期:
25-06-24 15:24
近期,多地通报“蝇贪蚁腐”典型案例,触目惊心:侵占村集体租金、克扣低收入群体补贴、侵吞征地补偿款……这些伸向民生领域的“黑手”,让暖心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变味走样,群众的利益被肆意侵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有什么样的立...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5-06-24 15:22
正值毕业季,在一片“高大上”的毕业致辞中,一位食堂阿姨的发言意外走红。
在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食堂阿姨刘晓梅作为后勤代表登上讲台致辞,“难过委屈了,别一个人扛着”“工作压力再大,也要好好吃饭”“别觉得在格子间敲键盘就比擀面杖高级”“...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2
上午10点发出通知,当天下午3点前就要报送相关数据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如果不是官方正式通报,在强劲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当下,谁相信竟会发生这样的荒唐事?
据“清廉江苏”消息,日前,江苏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1
发展高质量需要治理提效能、社会大稳定。伴随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社会”治理日益成为新的重要课题。阜阳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试点基础上,自去年11月起创新形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活动,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以下简称“两...
来源:
安徽理论网
日期:
22-05-25 15: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5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亲切座谈时表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汉学的国家之一,汉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因为两国文化长期交流融合,中俄友好才根深叶茂”。在...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
2021年12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97%,较上年提高0.35个...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3
团结奋斗,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同样需要广大官兵发扬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一支军队的强大,最根本在于有强大...
来源:
解放军报
日期:
22-01-07 10:03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统筹协调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促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让我们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烧饼田’变成了连片田,泵站、水渠一应俱全,农机敞开跑,旱涝不发愁。”江西省上高县...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是14亿多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热情拥抱,有利于促进冬季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有利于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伴随着《一起向未来》的优美旋律,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经过几年努力,各项筹备...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各地法院适用民法典判决的各类“首例”案件广受关注,“八五”普法规划将“突出宣传民法典”明确为普法重点内容,一些地方建起了民法典主题公园……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年来,对经济社会正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因其绿色、低碳、可再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超10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日前,2022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记者从202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春运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同时,春运期间将举办北京冬奥会,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护平安,做好疫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激励踔厉奋发的勇毅干劲,抒发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扬新征程开拓进取的奋斗豪情。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在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体悟历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离不开良好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用好政治文化涵养功能,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继续向好,为改革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卓越人...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6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两年,河南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政策措施刹车、帮扶力量减弱。“我们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下大气力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同乡村振兴...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投资额稳步攀升,不仅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更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刻内涵。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总结中...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工业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工业文明。但也应看到,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走好新型工业化...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4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刚刚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8
9月2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生态环境系统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逐步转向精细化。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参与的高密度监测网络项目,是精细化管理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7
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在网络平台上点亮蜡烛,走进烈士纪念馆重温英烈事迹……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致敬先烈、追思英雄,在缅怀先烈中赓续红色基因,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精神的光芒,总能穿越时...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6
资金导流,不仅为发展“输血”,也能更好培育“造血”能力
青海丰美的水草和洁净的空气,养育了高品质的牛羊。然而,地理位置限制、运输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牧业发展。同时,农牧业投入周期长、回报慢,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融资贵、贷款难等...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5
习 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9日 第 04 版)
提及中国女排,很多人会不禁想起“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这句口号。人们始终喜爱女排、关注女排。曾经,万人空巷看女排;而今,“女排精神”继续激励着人们。
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11 1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08 15:20
点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