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发布| 省政府网双微| 中安在线双微

中安在线首页|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英文|简体|繁体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 > 理论前沿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时间:2024-05-24 08:55:39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观世界之变,察时代大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汲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源、扎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根、筑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基、行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探索形成的民本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民主因素,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朴素认知和不懈追求。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各种革命变革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以“民主”“科学”为基本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中国先进分子对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新的认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当家作主从梦想变为现实。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盼,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既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人民观的基本原则,又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具有先进的政治理念、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外国照搬过来的,而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断探索得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党吸收传承中国古代政治理论成果,赋予其全新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要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筑基于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各阶层,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国、省、市、县、乡五级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一年一度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乡、县、市、省、全国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使得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能够得到真实反映、向上传递。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当面倾听意见建议,让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各国家机关依法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许多被采纳吸收到政策制定、规划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成为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不断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各项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序于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以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其他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及其他组成人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行使人事任免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事关国家发展、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行使审查和批准权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对宪法实施、“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等的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相应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广泛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保证了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70年筚路蓝缕,70年风雨征程。要坚定对政治制度的自信,尤其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从“两个结合”的高度讲清楚、讲透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文化底蕴、特点优势、功效作用,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人类政治文明百花园增光添彩。

  (作者:张树华,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 沙庆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