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合肥骆岗公园“梦想大草坪”上,一群U10小球员的奔跑、拼抢与欢呼,为2025年合肥市青少年足球联赛画上圆满句号。6天60场的角逐,孩子们展现的热情与喜悦,令人印象深刻。
快乐足球理应回归运动本质。足球的魅力,不止于竞技激烈,更在于其带来的快乐与激情。然而,传统青训常将成绩、名次、技术奉为圭臬。过度强调竞争,易使小球员过早承受压力,甚至丧失兴趣。
合肥联赛提供了有益借鉴。从公园“梦想大草坪”的选址,到轻松氛围的营造,主办方更注重参与感与体验感。家长观众的热情助威,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远比比分有意义。青少年足球的首要目标,应是让孩子享受乐趣。唯有热爱,方能长期投入,展现潜力。
快乐足球催生持久动力。任何运动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参与者的热爱与坚持。对青少年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持续参与的最大动力。若训练比赛成为负担,甚至引发焦虑恐惧,再科学的体系也难以培养优秀人才。
合肥联赛中,孩子们自由奔跑、团队协作、享受比赛。即便是决赛,激情也远超紧张。这正是组织者营造轻松氛围的成果——让比赛成为展示自我、结交朋友的舞台,而非单纯名次之争。
快乐足球助力健康成长。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教育载体。它能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社交技能与纪律观念。但过分强调胜负,忽视心理感受,其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
合肥联赛中,小球员们学习配合队友、落后时保持斗志、胜利后谦虚庆祝。这些品质的培养,远比一场输赢重要。当孩子们快乐踢球时,更易接受指导,在个人与集体的攻防、技战术上全面提升。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普及率不高,部分家长担忧影响学业,或将足球视为“吃苦”运动。若孩子们能在踢球中感受快乐,家长支持度将提升。合肥联赛证明,注重趣味与参与感,能显著增强足球吸引力。
快乐足球需要好生态,得社会各界一起努力。
赛事组织者要减少低龄比赛的功利性,别太早搞高强度竞争,多搞趣味互动活动。场地、赛程、颁奖都要用心,让孩子享受过程。
教练和青训机构得转变观念,别过分强调技战术,用游戏化、情景化方式激发兴趣。可以搞小型比赛、趣味挑战,让孩子玩中学、乐中练。
家长和社会要多支持。家长别只看成绩,要关注孩子是否真享受。媒体多宣传快乐足球,让更多人知道,足球不只是竞技,更是健康和快乐的源泉。
孩子在绿茵场奔跑欢笑,足球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不在短期出多少“天才”,而在能不能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在快乐中坚持,在坚持中成长。(夏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