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党员干部前行的道路,也为乡镇基层年轻工作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基层工作的“新鲜血液”,我们肩负着服务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唯有以学铸魂、以干践行、以廉修身,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
以学为先,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根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破题之举,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对于基层年轻干部而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既要原原本本学,通过专题研讨、交流分享等方式,逐字逐句研读规定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脑海中扎根;也要联系实际学,找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工作的结合点,比如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转化为减少不必要的表格填报、避免重复开会等具体举措,让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基层问题、提升工作效能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同时,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修身律己的镜子,时刻对照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摒弃浮躁心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定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以干为要,在务实笃行中践行初心使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扑下身子察实情,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不搞“走马观花”式调研,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把群众的情况摸准摸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甩开膀子办实事,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比如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帮助农户协调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助力产业升级;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带领群众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要撸起袖子提效能,树立效率意识,优化工作流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高效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为基层发展注入动力。
以廉为本,在坚守初心中涵养清廉之气。“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廉洁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基层年轻干部必须心存敬畏、严格遵守。要坚守底线守规矩,牢记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在基层事务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群众的礼品礼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要淡泊名利树形象,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以平和心态对待个人得失,以积极态度投身工作实践,用实绩赢得群众口碑;要以身作则带好头,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我们把身子沉进泥土,把心种进土地,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廉在要处,就一定能在基层这片热土上,收获群众的认可,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光芒照亮基层奋斗之路,照亮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