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首页|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英文|简体|繁体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 > 徽派求真

明清时期徽州家法族规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

时间:2020-06-22 08:27:46

  历史上的家法族规是法学界与史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的政治人文历史,使得各种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纷繁各异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历史上的家法族规也是如此。徽州位于皖南山区,在古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文化和行政单元。它是中国古代家法族规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域之一,既具有中国古代家法族规的共性,又显现出了独特的形态与特色。

  处罚体系完备。我国多数地区的家法族规均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多数地区惩罚手段较为单一。徽州地区家法族规针对不同行为采取轻重有序的惩戒措施,如训斥警告、记过、罚银罚物、罚跪、笞、杖、驱逐、禁入祖坟、送官处死等。如绩溪葛氏《家规》对于“轻眇族人,恃势好讼”的族人,采取“众共叱辱之”的惩罚措施。休宁吴氏宗族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修订的《家规八十条》中规定若“有以贪墨闻者,于谱上削除其名”。形成了一套囊括口头训诫、经济惩罚、剥夺权力、体罚刑罚等在内的惩罚体系。该体系与道德教化相配合,在维护传统基层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法较为宽简。徽州家法族规虽然形成了包括肉刑、死刑在内的完整惩罚体系,但多数情况下用刑较为宽缓:一是死刑比例极低,且多不以剥夺过错人人身自由为惩罚手段。笔者梳理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地区将近600部族谱,其中仅在万历年间婺源江氏族谱、民国初年祁门河间凌氏族谱、绩溪璜上程承启堂世系谱等为数极少的家谱中,发现存在死刑的记载,方式主要为“责令其自尽”或“送官处死”。其他地区存在的“勒毙”“活埋”“烧死”等野蛮残酷处死族人的方式,在徽州家法族规中均未出现。除此之外,部分宗族会以剥夺过错人人身自由作为惩罚措施,该情形在徽州家法族规中也未发现。二是慎用伤筋动骨的肉刑。罚跪、掌嘴、杖责等是古代宗族采用较多的肉体惩处方式,部分宗族甚至采用过跺脚、斩手等野蛮残酷的方式。但在徽州地区,肉刑仅限于罚跪、笞等较轻的惩罚,未发现会造成被处罚人身体永久性残疾的惩罚方式。三是徽州家法族规的很多条文中对某种违法行为往往不规定明确具体的惩罚种类和惩罚力度,族长及其他宗族管理人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德法并重。徽州家法族规除了注重“刑罚”在宗族治理中的作用,同时重视“德治”的教化作用,力图做到德刑相济、以德制刑。一是区分初犯与累犯。对于初犯过错的族人一般会从轻处罚,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如绩溪程氏宗族对于“不孝者”,首先“告诸族长”,由族长“申明家规而委曲诲导之,再犯则扑之,三犯告诸官而罪之”。二是对妇女、儿童和老人减免惩罚。徽州部分宗族禁止对妇女、儿童和老人实施笞责等刑罚、禁止对16周岁以下的儿童实行肉体责罚,同时禁止对妇女、儿童实施公开惩罚。光绪十五年(1889年),绩溪许氏宗族便在其《家法》中明确规定:“家法,老幼妇女无笞责之条。妇人有过,其姑与夫在家笞之可也,毋得公然笞责,所以重羞耻也。”三是设立惩罚撤销机制。徽州家法族规对过错族人的惩处措施多数设立了附条件予以撤销的制度。绩溪高氏宗族对于“在族外行窃”“素性凶暴、殴斗伤人”者,均处以“逐出革胙”的惩罚,但若族人“能在外改过自新,仍许亲房保其回族归宗。或生前未及回族而终身不至为大非者,死后仍许归宗”。四是设有赎刑规定。通过付出金银或者其他财物来代替、抵消其应处的刑罚。例如黟县余氏宗族对于判处“扑刑”的族人,便规定“愿罚一钱,抵扑一十;妇人罚布一丈,抵扑一十”。

  抵制佛、道。徽州家法族规中,比较普遍地表现出对佛、道的抵制与排斥。首先表现在职业的禁止上。徽州很多家法族规主张族人从事“士农工商”等,“职业当勤,士农工商,所业虽不同,皆是本职”,反对不务正业,从事“杂贱”,尤其是“越四民之外为僧道”的行为,甚至将其与“弃祖”“叛党”等视为同类,成为“谱不书”的严重行为。宣统《华阳邵氏宗谱·十不书》便将“不肖无耻,甘与下贱结婚,并出家为僧、苟安度日者,削而不书”。其次,徽州不少家法族规禁止族人信奉佛教、从事与佛教相关的活动,以及与僧人往来。他们认为“齐家最要一事”便是远离佛道,休宁范氏认为“超荐诵经、拜北斗、披剃等俗”均属于“师巫邪术”,皆应“严禁”。黟县黄氏宗族《家训》明确规定,“亲族之中,有为僧、为道者,不许往来。……凡我子姓均宜遵守,违者议罚。”再次,表现在亲人去世后对做佛事的禁止上。徽州宗族较为普遍地认同“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为小人入”的观点,因此在亲人去世后作佛事,是一种“不以其亲为君子”,而以“亲为积恶有罪之小人”的“不孝”行为。绩溪周氏宗族在其《宗训》中告诫族人“既葬后,广设道场,饭僧命道,谓使死者升天不去地狱。呜呼,亦愚哉!”因此要求丧事“不作佛事,禁僧道巫师”。

  上述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成熟的宗族制度,是徽州家法族规地域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自唐宋以降宗族制度逐步发展,到明清臻于成熟。嘉靖《徽州府志·风俗》记载:“家多故旧,自唐宋以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村落家构祠宇,岁时俎豆。”这是徽州宗族社会的真实写照。宗族制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宗族内部具有权威的宗族管理组织。徽州家法族规出现规则粗疏、重在酌情处理的地域特征,正是因为该地宗族制度成熟,族中有主持大局的族长、宗正、房长等管理者,他们具备裁量规则、聚众合议的权威,从而保证了原则性的规约得以具体实施。同时,成熟的宗族制度还保证了包括家法族规在内的宗族文化能历经数百年的世代传承,最终形成了一套结构有序、要素完备的惩罚体系。

  其次,深厚的儒学传统是徽州家法族规地域特征形成的文化动因。两晋、唐末和两宋之交,北方大族因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徽州,带来了中原文化,这里的儒学得以迅速发展。明初赵汸在《商山书院学田记》中称:“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于远山深谷、民居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尤其是南宋之后,徽州的学者奉朱熹为开山宗师,精研理学,师友相承,形成了朱子学的重要流派“新安理学”。这一学派对南宋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演变和徽州社会本身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造就了徽州人“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待”的地域性格。儒家伦理主张以宽厚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受此影响,徽州地区虽宗族组织发达,宗族体系完备,惩罚措施健全,但用刑宽缓,强调德法并举。同时,徽州宗族在其家法族规中一再强调“冠婚丧祭”应遵行儒家正礼——《文公家礼》,“僧道邪说概不可信”。徽州家法族规排斥佛道的地域特征,有着徽州儒学传统的深厚背景。

  再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是徽州家法族规地域特征形成的制度约束。从明朝开始,族长的地位和家法族规的效力便逐渐获得统治者的支持与认可。但宗族自治权力的无限扩大必然会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因而国家对宗族权力的让渡,必然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帝就根据各地宗族滥行族罚、侵凌国家司法权的现象指出:“同族之中果有凶悍不法之徒,族人自应鸣官治罪。……况生杀乃朝廷之大权,如有不法,自应明正刑章,不宜假手族人。”徽州宗族恪守国家法律,在家法族规的管辖范围上,谨守“家法治轻不治重,家法所以济国法之所不及,极重,至革出祠堂、永不归宗而止。若罪不止此,即当鸣官究办,不得私行”的原则。正是因为恪守国家法律,坚守“赏罚之权,操之政府,不容侵越”,不僭越国家权力,不挑战国家司法权威,因此在徽州家法族规中才出现了处罚宽缓等地域特色。

   (作者:姚晔,系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热点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文中,他首次提出并阐释“红船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
来源: 央视网 日期: 25-06-24 15:24
  近期,多地通报“蝇贪蚁腐”典型案例,触目惊心:侵占村集体租金、克扣低收入群体补贴、侵吞征地补偿款……这些伸向民生领域的“黑手”,让暖心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变味走样,群众的利益被肆意侵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有什么样的立...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5-06-24 15:22
  正值毕业季,在一片“高大上”的毕业致辞中,一位食堂阿姨的发言意外走红。   在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食堂阿姨刘晓梅作为后勤代表登上讲台致辞,“难过委屈了,别一个人扛着”“工作压力再大,也要好好吃饭”“别觉得在格子间敲键盘就比擀面杖高级”“...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2
  上午10点发出通知,当天下午3点前就要报送相关数据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如果不是官方正式通报,在强劲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当下,谁相信竟会发生这样的荒唐事?   据“清廉江苏”消息,日前,江苏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 25-06-24 09:31
  发展高质量需要治理提效能、社会大稳定。伴随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社会”治理日益成为新的重要课题。阜阳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试点基础上,自去年11月起创新形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活动,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以下简称“两...
来源: 安徽理论网 日期: 22-05-25 15: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5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亲切座谈时表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汉学的国家之一,汉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因为两国文化长期交流融合,中俄友好才根深叶茂”。在...
来源: 学习时报 日期: 22-01-07 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4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   2021年12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97%,较上年提高0.35个...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3
  团结奋斗,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同样需要广大官兵发扬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一支军队的强大,最根本在于有强大...
来源: 解放军报 日期: 22-01-07 10:03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统筹协调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促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让我们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烧饼田’变成了连片田,泵站、水渠一应俱全,农机敞开跑,旱涝不发愁。”江西省上高县...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是14亿多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热情拥抱,有利于促进冬季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有利于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伴随着《一起向未来》的优美旋律,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经过几年努力,各项筹备...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7 10:02
  各地法院适用民法典判决的各类“首例”案件广受关注,“八五”普法规划将“突出宣传民法典”明确为普法重点内容,一些地方建起了民法典主题公园……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年来,对经济社会正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因其绿色、低碳、可再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超10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日前,2022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记者从202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春运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同时,春运期间将举办北京冬奥会,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护平安,做好疫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3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激励踔厉奋发的勇毅干劲,抒发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扬新征程开拓进取的奋斗豪情。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在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体悟历久...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离不开良好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用好政治文化涵养功能,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继续向好,为改革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2-01-06 11:0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卓越人...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6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两年,河南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政策措施刹车、帮扶力量减弱。“我们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下大气力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同乡村振兴...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投资额稳步攀升,不仅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更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刻内涵。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总结中...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5
  工业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工业文明。但也应看到,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走好新型工业化...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12-02 11:04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刚刚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8
  9月2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生态环境系统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逐步转向精细化。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参与的高密度监测网络项目,是精细化管理的...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7
  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在网络平台上点亮蜡烛,走进烈士纪念馆重温英烈事迹……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致敬先烈、追思英雄,在缅怀先烈中赓续红色基因,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精神的光芒,总能穿越时...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6
  资金导流,不仅为发展“输血”,也能更好培育“造血”能力   青海丰美的水草和洁净的空气,养育了高品质的牛羊。然而,地理位置限制、运输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牧业发展。同时,农牧业投入周期长、回报慢,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融资贵、贷款难等...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30 09:55
  习 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9日 第 04 版)   提及中国女排,很多人会不禁想起“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这句口号。人们始终喜爱女排、关注女排。曾经,万人空巷看女排;而今,“女排精神”继续激励着人们。   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11 1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 21-09-08 15:20
点击更多...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